進入5月份之后,全國各地春耕進度加快。目前遼吉已進入尾聲,剩余部分低洼地區(qū)還沒有種上,不過整體影響不大。那么隨著春耕結束,疫情得到控制,市場流通好轉,玉米是否會掉價?筆者認為今年渠道庫存大幅下降,再加上種植成本一晌地普遍上漲2000-3000元/噸,基層對玉米看漲預期偏強,短期內農戶春耕過后市場有一部分賣壓需要釋放,不過持續(xù)時間有限,小幅震蕩為主,玉米并不具備大幅下跌條件。
東北貿易商恐高,市場上量增加。五一回來后,吉林儲備庫大幅漲價收糧,報價在2780-2830元/噸不等,使得周邊糧點收購只能跟漲,目前吉林基層收購價格也已達到2780-2820元/噸。貿易商表示隨收隨走沒有利潤,而且當前成本高也不敢大量儲存,擔心重走去年老路。而且由于東北玉米漲價過快,發(fā)往南方倒掛,目前南方飼料廠更青睞華北、西北等地玉米,東北玉米價格雖然漲了,但市場成交并不好。近期基層惜售心理開始松動,貿易商也擔心高價接盤,短期內東北糧已漲至階段性高位。
華北售糧有序,麥收騰倉壓力不大。自3月份疫情大面積爆發(fā)后,華北地區(qū)一直消耗本地玉米為主,東北糧到貨很少。目前華北基層余糧也已見底,剩余多在渠道庫存中,疫情影響流通,今年很多大集團在華北建倉,更看好華北市場。目前騰倉走貨的多是中小型貿易商,倉容有限,大貿易商多計劃留一部分玉米庫存,麥收之后再出,畢竟當前東北玉米發(fā)往華北工廠,倒掛100-150元/噸,華北玉米當前仍處于低位。工廠方面,近期隨著疫情得到控制,產品消費有所好轉,開機提高,廠家也需要在5月份建一部分庫存。
新麥上市高開,替代優(yōu)勢降低。目前湖北、安徽小麥現已零星收割,報價多在2900元/噸以上,外地飼料廠采購意愿偏低,原因在于優(yōu)質玉米、小麥價差100元/噸左右,距離越遠越沒有明顯的性價比優(yōu)勢。近期南南部、安徽南部部分小麥用于青貯,價格在1500-1800元/畝,河南省農業(yè)農村廳對此下發(fā)緊急通知,禁止任何毀麥事件發(fā)生,說明國家開始抵觸小麥流向飼料市場。另外本周定向稻谷或將恢復拍賣,市場傳聞東北上調100元/噸,南方上調200元/噸,替代成本上漲利好后期玉米行情。
綜上所述,筆者認為當前東北玉米已漲至階段性高位,近期期貨陰跌、南北方持續(xù)倒掛,對東北玉米支撐減弱。后期要看華北麥收騰倉后,山東工廠的表現,如果山東迅速拉漲一波,東北能順價,那么南北共振,玉米或將漲出新高,但還要看下游配不配合,后期疫情控制情況。欲了解更多玉米行情數據以及未來走勢,敬請持續(xù)關注中國糧油信息網的官方網站(http://www.tianemy.com)以及APP(http://www.tianemy.com/app)和微信平臺(graininfo)或可致電0451-88001128咨詢,成為中國糧油信息網的會員,享受更多特權。(中國糧油信息網 張艷秋)
特別聲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