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政策性小麥公布時間較去年偏晚,9月27日,國家糧食交易中心發(fā)布公告,自2019年10月9日起,2014年-2018年產最低收購價小麥將恢復競價銷售,首次拍賣共計330萬噸,同時包括30萬噸2015年跨省移庫小麥拍賣,銷售底價在1.145元/斤,國標三等(如圖所示)。公告上并未顯示繼續(xù)下調小麥拍賣底價,對當前小麥市場屬于利好消息,給貿易商吃了一顆定心丸。那么隨著托市收購結束,臨儲陳麥重新投入市場,后市小麥是否有上漲機會?中國糧油信息網分析師張艷秋認為,短期內小麥行情仍以窄幅震蕩為主,后期還要看臨儲陳麥底價是否會下調及20年小麥保護價是否會調整。
托市收購結束,市場購銷清淡。自9月下旬開始,隨著秋糧陸續(xù)上市,農戶都在忙秋收,無暇賣糧,小麥市場流通量大大減少,據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數(shù)據顯示,截至9月20日,主產區(qū)小麥累計收購6818萬噸,同比增加2067.2萬噸。今年小麥受豐產影響,盡管品質很好,但價格卻一直上不去,因此小麥托市沒像往年那樣拉動小麥價格大幅上漲,但對穩(wěn)定市場行情來看的確是功不可沒的。而進入10月份之后,小麥集中收購期結束,托市企業(yè)收購將會退出市場,小麥市場的底部支撐將會隨之削弱。因此盡管后期市場上流通糧源減少,但小麥價格大幅上漲可能性不大。
環(huán)保檢查,制粉企業(yè)開機受限。近期受環(huán)保檢查影響,工廠開機受到限制,甚至部分廠家已處于停機待產狀態(tài),因此工廠近期走貨主要是消耗前期庫存,面粉價格比較堅挺。部分廠家反映雖然城市市場價格穩(wěn)定,但農村低端市場面粉價格已經上調,畢竟國慶期間車輛限行,運輸成本增加。因此近期工廠對小麥消耗能力減弱,小麥行情顯得不溫不火。但預計環(huán)保檢查結束后,廠家開機會有所上調,屆時對小麥需求量增加,而前期工廠由于政策不明朗,并未有備有太多庫存,小麥價格或將出現(xiàn)上漲,但幅度有限,畢竟仍有大量余糧滯留在市場上。且市場購銷主體多將目光轉移到秋糧收購上來,部分企業(yè)及貿易商為回籠資金、騰倉擴容,集中拋售小麥的欲望或會增強。
陳麥價格偏高,影響有限。雖然國家臨儲小麥將在10月9日重啟,但其銷售底價和糧質自身的質量不具有吸引力,工廠參拍積極性不高,預計成交率將維持在低位。更何況從投放年限來看,以14-16年小麥為主,年限較長,部分廠家表示對17年以前的小麥興趣不大,從投放地來看主要集中在安徽、江蘇、河南等地區(qū),而山東、河北所占寥寥,因此臨儲拍賣對華北主產區(qū)影響不大。但近幾年國家一直以去庫存為目的,尤其是今年托市小麥預計收儲量已超過2000萬噸,疊加14-18年陳麥,臨儲庫存近億噸,而今年1-7月份陳麥成交量不足400萬噸,按這個速度來看,如果后期國家拍賣底價不做調整的話,臨儲庫存可能10年都消耗不完。而陳麥又占了大量倉容,如果不盡快去庫存,可能留給明年托市收儲的空倉已不多了。
綜上所述,筆者認為進入10月份后,國內小麥市場進入政策調整的敏感期,國家公布2020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在即,且后期拍賣底價有進一步下調的可能。今年小麥受豐產影響,供應充足,而需求卻并未出現(xiàn)明顯好轉,小麥行情暫無更多利好因素支撐,預計后期市場價格仍將面臨較大壓力。欲了解更多麥粉行情數(shù)據以及未來走勢,敬請持續(xù)關注中國糧油信息網的官方網站(http://www.tianemy.com)以及APP(http://www.tianemy.com/app)和微信平臺(graininfo)或可致電0451-88001128咨詢,成為中國糧油信息網的會員,享受更多特權。(中國糧油信息網 張艷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