截至目前,主產區(qū)已有六省份在符合條件的區(qū)域啟動稻谷托市工作。再加上這一輪搶米事件影響,局部地區(qū)稻價在新糧集中上市期出現(xiàn)了反彈的行情,這是很難得的。筆者認為,根據(jù)當前稻米市場格局利好占多,農戶以及貿易商可及時出售鎖定利潤,切莫出現(xiàn)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的行情,具體該銷售的理由如下,僅供參考使用!
六省啟動托市
今年新作上市后市場呈稻價高開低走或低開低走的行情。2021年產稻谷與去年的行情大不相同。一方面,今年新作整體豐產,市場供應十分充足,在大米市場供大于求的背景下,這潛在一定的銷售壓力,況且中儲糧各分公司仍在持續(xù)投放。另一方面,今年托市范圍要大于去年,特別是有托市托底,政策性引導市場。側面說明其他收購主體相對偏少,可見未來的稻價上調的空間非常有限。如今已啟動托市的產區(qū)從北向南分別是黑龍江、河南、安徽、湖南、湖北以及江西六省,且各個收儲庫點已詳細公布,其中產糧大省黑龍江公布庫點210個,倉容達到959萬噸,若此部分庫點全部收滿,那么托市總量已超過20年570萬噸。不過近日大雪侵襲東北產區(qū),道路濕滑影響托市工作的展開,后續(xù)要密切周邊庫點開庫以及稻谷入庫情況。筆者在這里要強調兩點,其一,農戶一定掌握好售糧節(jié)奏,以往春節(jié)前后即是售糧高峰期,因此切莫扎堆賣糧。其二,最低保護價均為到庫凈糧價格,這中間還要包括貿易商的運輸、裝卸以及排隊等費用。最重要的是托市執(zhí)行期間,中晚秈稻結束日期為次年的1月31日、晚粳稻托市結束日期為2月末。這其中還遇到春節(jié)以及元旦假期,這大大縮短了入庫時間。
搶購偶然事件
受極端天氣以及新冠疫情影響,近兩年普通居民搶米、面、油事件偶然發(fā)生,打亂了市場正常的購銷秩序。從上周商務部發(fā)布消息后,筆者調研得知,各地基層稻谷收購價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調,但實際到貨量并沒有大的改善,市場賣跌不賣漲的情緒高漲。實則仔細分析,這一波稻價上漲行情很難得,若米企持續(xù)有需求,那么托市啟動還有何意義,完全市場化收購豈不是更好,購銷雙方都得益。事實上米企為了維系老客戶關系,不得不提價收購,一輪下來稻漲米不漲的行情很常見。另據(jù)了解東北上一年剩余的陳糧有了用武之地,農戶惜售,米企自然借著這一波行情去庫存。再看南方,同樣行情也在上演,近日有米企表示以豐兩優(yōu)為例,基層收購價已漲至1.27元/斤,農戶也惜售不賣。在此筆者友情提示,今年米企新稻谷庫存量非常低,即便這波行情過后,基于上兩次行情過后,大多數(shù)存稻谷處于虧損狀態(tài),今年囤米過后米企收購不會向去年一樣賣多少再入庫多少,這樣一來市場完全靠托市支撐。
特別聲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