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部分地區(qū)糧庫紛紛開始恢復收購大豆,京糧糧庫收購價格止跌反漲,中儲糧收購價格上調,種種上漲跡象對一直低迷的大豆市場起到了提振作用,同時也使農戶惜售心理增強。截至今日,國內各地區(qū)毛糧收購價格不同程度的上漲0.02-0.05元/斤。現階段基層豆農、糧商對于后市看法眾說紛紜,有說后期豆市上漲指日可待,有說豆價只是曇花一現,還是會有走低的勢頭,也有人表示中立,覺得豆市還是以穩(wěn)為主,波動不大。那么后期大豆現貨價格真的可以如愿上漲嗎,還是市場只是短暫回暖呢,那么筆者為您做簡要分析。
觀點一:看漲
2022年大豆歷經了動蕩的一年,受疫情和經濟多重影響,豆價一路走低,已經跌到了近幾年的低谷,豆農、糧商們對市場喪失信心。官方消息在上一年末來襲,2023年將繼續(xù)鼓勵擴種大豆,保證增產增收,實現食用糧食全面自給自足。廣大豆農、糧商們自消息發(fā)布之日起,便對相關政策或將出臺充滿期待。
節(jié)后各地糧庫紛紛開收,盡管收購價格并不高,但足以消耗掉一部分糧源,且中儲糧首輪拍賣提價80-100元/噸,成交可人,也給了市場充足的信心支持。近日京糧又再次發(fā)布提高收購價格的公告,僅僅5天的時間再次調整價格,不同程度的上調0.01-0.05元/斤,無疑讓低迷的市場重拾希望。期貨市場自年前開始便一路走高,當前豆一價格逼近5600元/噸,這一劑又一劑的強心針給廣大農民朋友十足的信心?,F階段河南地區(qū)受基層糧源減少影響,價格上漲0.02元/斤,優(yōu)質糧源外發(fā)價格為3.12元/斤,多以質定價。銷區(qū)近期補庫意向積極,且當前物流費用較低,各地貨源流通逐漸好轉,終端需求被看好。綜合以上情況來看,經濟復蘇,集團性消費、終端需求恢復,現貨大豆喜迎購銷高峰。
觀點二:看跌
當前北方產區(qū)余糧過盛,除少數地區(qū)余糧減少外,多地基層余糧高達6-7成之多,南方產區(qū)糧食消耗較往年同期也較為緩慢。北方產區(qū)除部分優(yōu)質糧源走貨市場和加工廠以外,還有少數質量較差一類的糧源發(fā)往油廠,收購價格較為低迷。一些蛋白集中在36-38%蛋白的糧源銷售渠道減少,價格更不易被貿易商和市場所接受,后期極易被積壓滯留為庫存。
進口大豆后期持續(xù)到港,成本價格較低,對于我國市場擠兌較大。巴西非轉基因大豆預定3月到港價格約5000元/噸;美聯(lián)儲加息25基點后,人民幣升值,進口成本不斷降低,疊加今年全球多國豐產,后續(xù)進口豆源供給量持續(xù)增加。待當前各地補庫高峰過后,市場恢復穩(wěn)定,天氣轉暖,豆制品消費進入淡季,市場供大于求的關系難以撼動,豆市將再次陷入瓶頸期。
觀點三:維穩(wěn)
就目前情況來看,大豆后市或將維穩(wěn)。一方面糧庫收購積極性提高,且不同程度上調收購價格,給提振現貨市場起到了關鍵作用,進口大豆也小幅上漲;外加當前處于市場消費旺季和補庫高峰,市場貨源流通速度加快,市場需求集中顯現。另一方面,在市場需求沒有較大改變的情況下,供大于求的關系日益明顯,短期內無法有效改善。中和各方面因素考量,豆市喜憂參半,進退兩難,可謂漲不動,跌不深。
據本網調研分析來看,筆者認為大豆后市還是以穩(wěn)為主。當前價格上漲,貨源流通速度提高,皆是因為當前終端需求在經歷了低谷后的短期復燃,在滿足各方需求后,市場將重歸平靜。元宵節(jié)后各地豆農準備選購種子,開始著手2023年的新糧種植。當前來看,除產區(qū)農場外,其他地區(qū)農戶更傾向于玉米種子的選購。有貿易商稱,個別地區(qū)玉米種子已經預定大半,對于豆種的選購積極性并不高漲。春節(jié)假期過后,大豆市場價格的調整也是對于農戶種豆積極性的提振,鼓勵豆農繼續(xù)種植大豆,保證我國增產擴種任務順利完成。建議持糧主體適量調整庫存,把握時機,積極售糧,調整心態(tài),切勿錯過賣糧的最佳時機。持續(xù)關注后期中儲糧拍賣底價變動和糧庫收購價格調整,以及國家層面的政策支持。
欲了解更多大豆行情數據以及未來走勢,敬請持續(xù)關注中國糧油信息網的官方網站(http://www.tianemy.com)以及APP(http://www.tianemy.com/app)和微信平臺(graininfo)或可致電0451-88001128咨詢,成為中國糧油信息網的會員,享受更多特權。(中國糧油信息網 劉佳/審稿 尹秀穎)
特別聲明